禅定实修引导: 2012年6月-8月
发布时间:2012-08-08
新闻来源:信心花开
概述:大恩上师秋巴让卓仁波切2012年上师瑜伽实修引导开示

mss_renderimg.php.jpeg

请大家一心一意地祈祷

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三遍)

 

接下来我们准备开始打坐共修上师瑜伽。
外三门:首先要做好打坐的前行的前行。
特别是进入经堂之后,放下一切杂事、杂语、杂念,我们的三门要安静,要平静,安静平静怎么讲呢?我们在座的道友都有身口意,要用自己的正知正见来调整三门,谁能放下身上的杂事,当时的境界叫做安静的境界,谁能放下口中的杂语,当时的境界叫安静的境界,谁能放下意上的杂念,当时的境界叫安静的境界,这叫做三门平静的境界。这个境界我们听法也好、修法也好、打坐也好,特别是今天我们在座的道友一起共修无上窍诀大圆满上师瑜伽法,首先需要这个基础,所以希望大家三门安静下来,这就是打坐的前行的前行。
内三门:打坐的前行。
我们的身要调整不紧不松的七支坐法。
口要调整至排九节佛风,清净贪瞋痴。特别是我们打坐的时候,有些时候自己的妄念杂念太多了,有些时候当时打坐的时候自心非常昏迷,非常困迷,这些都是打坐的障碍,我们排九节佛风的时候要同时排出去。当我们在排九节佛风的境界中,自心要安住,安住在什么境界上?刚才提前我们进入经堂之后,三门安静的境界,安住在这个状态。如果有些道友自己修的禅定功夫不够,排完九节佛风之后,当时生起很多妄念,心不会安静,这个时候意要发无上的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心的功德。14
在座的道友都是修行人,都在修大乘法,显密交修,那么今天作为这样的修行人,发心是非常重要的。发菩提心的时候,自己用心的力量再去发菩提心,如果你有慈悲心的觉受,今天通过慈悲心的基础再去发无上的菩提心。前面讲的用心去发菩提心,这句话里面有意思,用心不是用口头,也不是诵一遍念一遍,这些都不算发菩提心,自己用心的力量再去发菩提心:“愿天下所有众生离苦得乐,而去修无上窍诀大圆满上师瑜伽法。”这叫做共同发菩提心的方法。那么不同的,今天在座的道友有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的见解,自心本来的面目就是空性,这空性是见解,但这空性有自然的慈悲心,这慈悲心与空性分不开的,没有离开这境界,叫圆满的发菩提心。
密三门:接下来,我们要修上师瑜伽。这是密乘的法,密乘特殊的方法,也可以说不同发心的方法,这叫做净观五种圆满。
我们在这里净观五种圆满的时候,处圆满就是邬金刹土,这邬金刹土,五毒解脱的境界就是邬金刹土,这叫做处圆满。
处圆满师就更圆满,师圆满就是上师圆满,上师圆满普贤如来。在座的道友,上师圆满普贤如来这样讲的时候,自己怎么理解的?真正的师圆满,普贤如来就是自心的面目这叫做本性,这叫做师圆满。
眷属圆满,男女菩萨,什么叫做男女菩萨?当时给大家印证的境界,没有超越过这个境界,也有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这叫做眷属圆满。
法圆满,无上窍诀大圆满上师瑜伽法,什么叫无上窍诀大圆满上师瑜伽法?自心与上师没有分别的境界叫法圆满。
时间圆满,当时的境界之中没有过去、现在、未来,这个见解叫时间圆满。
这五种圆满,集中的时候,特别是刚开始修上师瑜伽的道友们,要多多祈祷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阿秋法王”。
可能有些道友以前没有见过法王,今天我们经堂里有上师喇嘛仁波切的皈依境,也可以说法相,希望大家好好去看上师喇嘛仁波切的皈依境,当时我们的眼睛在看上师喇嘛仁波切的皈依境,我们的心也在想上师喇嘛仁波切的皈依境,我们耳也在听上师喇嘛仁波切的语,这叫做净观五种圆满集中的见解。
我们在座的道友都想修上师瑜伽,都想今生解脱,也可以说成办解脱,肯定有这样的信心,肯定有这样的希望,那么自己想今生解脱,全靠我们的信心,全靠我们的智慧,什么叫做信心?共通来讲,欲心、净心、诚心。那么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普通的一个信心,刚才提前分为三部的信心,都包括在今天所讲的这个信心中,今天所讲的信心我们怎么理解?当时上师在印证,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的上师瑜伽法,谁明白,谁听懂,谁知道,谁当时自己心中有不同的感受,也可以说觉受,这叫做智慧。这个法能令自己的心非常踏实,这叫做信心,所以修无上窍诀大圆满的法最重要的是智慧与信心。
以前我们在介绍智慧的时候,首先听闻的智慧,第二、思维的智慧,第三、修持的智慧,就这样介绍的。今天不是这样,刚才所讲的菩提心也好,祈祷上师也好,净观五种圆满也好,信心,智慧,都印证在本来本性的面目上,所以这样的修行人已经成为了大圆满的修行人。如果自己这些法修不上来,首先要修共与不共的前行。
大圆满法不是用在口头上,今天这样讲的时候,有可能我的语言有障碍,有可能有些道友修行上有障碍,所以听不明白,听不进去,这叫做障碍,我们怎么去消除、清净这些障碍?需要这些前行法,所以自己想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前行法。
第一、暇满难得。什么叫暇满难得?仔细观察,仔细止观交修。
第二、什么叫轮回痛苦?
要认识痛苦,要生起痛苦的感受,
我们的内心当中才会生起究竟的出离心。
第三、要好好观想无常。
一切都在变化,特别是死亡无常,死亡随时,死亡无定。
这些法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意义,如果我们真正认识死亡的痛苦、无常,当时我们已经认识轮回的面目,轮回的面目就是分别心、执着,有了分别心有无常,有了执着有无常。
第四、要认真去观想因果不虚。
大家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也可以说都是佛门弟子,佛讲的第一个见解就是相信因果的见解,小乘阿罗汉,大乘金刚持,所有的见解都包括在相信因果之中,所以你的见解再高,还是要相信因果、尊重因果,因果是不虚的,善有善的果,恶有恶的果,这大家都会讲都会说,但自己有没有用在行持上?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想修行都想打坐,都想成就解脱,都需要这些法,这就是共同的前行。
不共的前行要修五加行,有些道友非常认真非常听话,皈依佛门之后,听上师的教言,依止上师认真去修法;有些道友皈依,进入佛门之后,还是跟着自己的自私心,所以这些道友永远不会成就的。自私心的过失就是轮回,轮回就是痛苦,依止上师,跟着上师,上师就是成就者,会尽快成佛,尽快成就的。但一下子我们不会改过来的,我们的自私心的习气非常沉重的,这习气从无始以来,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还好我们今生有这样机会,见到真正的上师,得到真正的正法,所以全靠自己,依止正法,依止上师,今生成就。
如果相信刚才讲的法,无论在什么地方打坐,都要好好止观交修共与不共的前行,有了这些基础,大圆满的法非常简单,不用去外相上寻找,自己的心就是大圆满,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自己的心不是大圆满,还有痛苦还有烦恼,所以我希望我们在座的道友都按照上师喇嘛仁波切成就的道,顺利去上师的刹土。
在这里打坐的时候,有些道友眼睛闭着、嘴巴也闭着,这些都有点不对,我打坐的时候也喜欢嘴巴一直闭,喇嘛仁波切一直在跟我们讲:眼睛睁开,嘴巴呼气,这些有好处尽量去做。如果不做的话不相信上师,嘴里说相信上师,但自己做的时候没有依照上师的教言,跟着自己的自私心,这自私心从无始以来造的,习气非常沉重的,这些都是比较细的自私心,粗的自私心知道,细的自私心不明白的。眼睛睁开打坐非常明显,你不会打坐睡觉的,有一个说法,我们眼睛闭着的时候,当时我们的心念中是一种黑暗,不是一种光明,从黑暗到光明这样一个说法,也可以这样理解,但我们修大圆满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从光明到光明,为什么这样讲?如来藏没有黑暗,黑暗就是自己的习气,所以眼睛睁开非常光明的。
特别是今年有些道友五加行也修得比较完整,特别是数量上,大圆满的直断部也求的非常圆满,也可以参加大圆胜慧,冬天闭关可以修顿超,特别是修顿超的时候,眼睛闭起,在修顿超时没有这个方法,所以刚开始修前行的时候,要好好调整自己的三门,眼睛也是身体的一部份,如果我身体七支坐法很好,眼睛闭起来,七支坐法还是没有做好。我也是这样,打坐的时候眼睛闭起来马上就睡觉了,刚开始眼睛睁开,打坐的时候好像外面的外境很多,干扰我的心的感觉,我闭起来观想,比较安全,比较踏实的想法,为什么?我们太执着眼耳鼻舌的外境,所以我们的心非常散乱,如果耳朵挡住眼睛也闭上,心一直闷在里面的,这个心不会解脱的,很累,过一段时间一直在迷糊之中睡觉,所以眼睛要睁开。如果眼睛睁开的时候,也不是眼睛睁开的很大,也不是眯眯的,眼睛自然放松。开始打坐的时候,调整眼睛也是很累的,有些时候自己执着眼睛,眼睛也很痛,放不松,特别是寂止禅定修得比较好的修行人,他们的眼睛也有自在的,对我这样的人来讲,我的眼睛根本没有自在,我的眼睛一直在漂流之中,所以如果我的眼睛闭的话你们给我指点,你们眼睛闭的话,我给你们指点,这就是我们金刚道友和合。
嘴巴稍微张开,嘴巴不要太开,可以呼气就可以了,呼气吸气在口上。有些道友问:“上师你怎开智慧的?教我开智慧的方法。”你嘴巴张开已经开智慧了,怎么说呢?口中的气叫智慧的气,如果嘴巴一直闭着,你不会开智慧的,鼻孔的气叫烦恼的气。特别是打坐的人嘴巴呼气吸气,境界好的修行人是非常自然的,没有达到这境界之前,要正知正见来观察自己的三门好好调整。
我们在这一起打坐的时候我看到的毛病,当时给大家说的话,大家都很清楚、明白,但等一下打坐肯定又出问题的,为什么?我们的习气非常重,无法马上调整过来的,慢慢去调整,所以看来这些都很简单,做的时候很难,也做不好,希望大家尽量做好。
昨天我也说过,打坐中间自己妄念太多,困迷、想睡觉,出现这样的障碍,嘴巴用力来呼气。有些道友说:“舌头还压在上面,是不是这样呼气?呼气的时候怎么呼气?”这时候舌头可以放下来。呼气排气用力来排比较好一点,这也是排九节佛风、排贪瞋痴,特别是我们中间打坐的时候,瞋恨心对我来说不明显,有时贪心也有,有时痴心也有,这个念头会出现的,这样去打坐,这样叫乱乱打坐,这样一直在轮回之中,在轮回之中是不会成就的,那么这些调整的方法一定要知道,知道之后自己在家打坐比较踏实。
有些人说:“上师你把所有的窍诀全传给我,我回去再好好修。”这种方法是不对的,它有它的过程,打个比方,刚生出来的小孩,把一辈子吃的东西都给他吃,他吸收不了消化不了,这样求法的人跟这种情况一样的,太可怜了!这样好像他很有信心、很聪明的感觉,站在我的面前很可怜!这样讲好像上师没有慈悲的感觉。如果有这样的方法,释迦牟尼佛早就给我们传完了,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也给我们传完了,历代传承成就者高僧大德都给我们留下来这样的方法,但没有这样的方法,所以从次第到圆满的方法是非常顺利的一条路,从次第到圆满去修,这样的修行人我非常欢喜。接下来我们准备开始要打坐,还是修行?“我在打坐,我在修行。”你在打什么坐?你在修什么行?你是谁?这样看一下。
现在我们准备开始念诵入座前行。
我一直在观察你们,我不是遍知,但我有眼耳鼻舌,我观察的非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上次我给大家这样讲的,我在这里讲的时候,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就这样讲,已经讲了很多内容,但这些内容我只能讲一个心,没有多,只讲一个心,这一个心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我讲的就是这个,这一个心谁知道谁认识?什么叫做一个心?不是吧,以前我在闻思的时候有八个心,还有五十一个心所,还有无数的妄念,……
再也不要去东想西想,一个心祈祷一个上师,一个心安住无执本净界,祈祷上师无别之中,这叫做一个心,我们进入经堂到这个时候,没有离开这个心,这叫做大圆满的法,这叫做大圆满的修行人。胡思乱想不是大圆满的修行人,如果自己没有大圆满的见解不要胡思乱想,不要东跑西跑,要好好止观交修共与不共的前行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