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第01颂
发布时间:2021-10-14
新闻来源:信心花开

大恩根本上师秋巴让卓仁波切念诵佛子行传承

 

src=http---s6.sinaimg.cn-mw690-002QzVoPgy6U96iyIol25&690&refer=http---s6.sinaimg.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jpeg


 

实修引导  佛子行

那莫罗格夏RA雅 !

01颂:   虽见诸法无来去,唯一勤行利众生,殊胜师及观自在,恭敬三门恒顶礼。

 

具足功德根本上师宝

住我梵顶莲花蕊垫上

大慈大悲恩重摄受我

祈请赐予三门得成就

 

下面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从现在开始一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修无著菩萨所著,堪布翻译的《佛子行三七颂》。这个法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非常殊胜。作为一个大乘的佛教徒特别是作为一个实修者来讲的话,这个法非常的重要,也可以说非常殊胜。那这次在这里想讲的目的是为了自他道友在实修的路途当中给大家作一个共勉。

为什么这样讲呢?对我个人来讲有一些大乘佛教徒的名气自己学修方面来看的话,真的不如一个世间的人,所以特别惭愧,因此在这里跟道友一起共同想学修这个《佛子行》。一般来讲,我的汉文水平也不好,讲这么殊胜的法肯定是讲不出来的但我们共同学修的路途当中自己讲多少,自己学多少,修多少,算多少所以一段时间我们要共同好好学修《佛子行》。

那这个学修的方式方法,比如说我们讲一些经也好,论也好,主要按照初义,义,末义这三种科判来讲的。那这次呢我们所讲的方式方法是一种实修的方式方法也不用分什么科判在这个法门当中,比如说一句话当中所讲解的内容我们要明白,我们要知道,我们要去做好这样的话呢,我想不需要什么分科判所以,通过这种方法去道友共同学修。

那我们怎么去学修呢?我们在这个学修的路途当中最重要的一方法是什么呢?要好好反观自心好好反观自心,这非常重要。比如说我在这里念句子的时候也好,我在这里讲它的内容的时候也好,我们共同要反观自心这样的话,我们这次学修的内容可以说比较深的。为什么说比较深呢?也可以说比较殊胜它已经成为了调伏我们的内心的一种方法,所以非常殊胜的。但它的要求是刚才所讲的要好好反观自心的过程中再去学修。那我刚才在这里首先念了一遍祈祷文,也可以说祈请文,这个祈请文就是一种根本上师的祈请文那我们在这里念诵根本上师的祈请文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反观自心?有没有三门安静?在这个平静的状态之中有没有祈请根本上师?这也是我们要注意的一个地方,我们要反观自心的过程中认识的一个修法。

再下来的话呢,我说“我们要发无上的菩提心”,我们在座的道友今天在这里我们到底有没有发菩提心?要好好去反观自心什么叫做发菩提心?我们的心中到底有没有认识慈心与悲心?慈心与悲心的含义是离苦得乐比如说悲心的含义就是离苦,慈心的含义就是得乐,这叫做离苦得乐。谁要离苦得乐?三界六道的众生要离苦得乐当时我们在这里发心的时候,真的我们的相续之中到底有没有离苦得乐的一种体会一种感觉?如果我们的相续之中有了这么一个感觉,这叫做发心可以说这叫做发慈悲心

那我们发菩提心更殊胜了今天在这里发菩提心的时候,什么叫做菩提心?菩提就是佛,佛的心那佛的心,什么叫做佛的心?我们的本性就是佛的心今天在这里发心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见到佛心?也可以说有没有认识这个佛心?有没有觉受这个佛心?如果有了,那我们已经发了菩提心。

所以的话要好好去反观自心要认识这个法到底有没有融入相续之中这叫做实修的方法实实在在去做,老老实实去做,这叫做实修。所以的话,在这里发心的时候,也要好好去反观自心。那今天做不到,明天能不能做到?明天做不到,后天能不能做到?这个时间呢,作为一个实修人来讲的话比较长,比较远,再短一点,再接近一点什么叫做再接近一点,再短一点呢?比如说上午我们在修行打坐的时候有没有这样去发心?有没有这样做到?如果没有做到的话,下午能不能做到?那这样看的话更近了,只有上午与下午的时间再近一点的话,上午也有上午的上座与下座在这个上座之中自己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发心?有没有做到?如果没有做到的话下座的时候能不能做到有没有这样发心?再近一点的话呢比如说自己的身口意当中做任何善法,包括念一句佛号,提前有没有这样去发心?有没有这样做到?要好好去反观自心,这就是我们的发心,发菩提心。

如果我们真正发出一个菩提心,也可以说生起了一个慈悲心,在这个根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共同学修《佛子行》,这才是真正的大乘佛法,这才是真正的大乘佛教徒,这叫做佛子。

一般来讲的话,佛子有三种,身子子,也可以说语子心子如果按照我们刚才所讲的方法去学修的话,已经成为了佛的心子,这叫做清净的佛子。他的身口意的一切行为都已经成为了佛的行为,所以已经成为了佛子。因此的话呢在这里发心的时候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但我们知道这个道理没有反观自心的话,它已经成为了书面上的法,也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了闻思的一种方法但我们时时刻刻都反观自心的过程中,这样去共同学修的话,它已经成为了实修的方法。所以的话呢,作为一个实修者来讲反观自心是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在学佛修法的路途当中要好好地去反观自心,多止观交修

好,这就是发心。

pexels-pixabay-236148.jpg

下面第一个内容是什么?第一个内容是顶礼,也可以说是一种祈祷皈依那我们怎么祈祷呢?

那莫罗格夏RA雅 !“那莫罗格夏RA雅 不是藏文,也不是汉文,它是梵文那说祈祷也好,顶礼也好,一般来讲,“那莫”就是顶礼的意思那我们在这里怎么顶礼?顶礼谁?顶礼罗格夏RA雅“罗格夏RA雅”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我们在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什么叫做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谁在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下面说的很清楚了。

虽见诸法无来去,唯一勤行利众生,

殊胜师及观自在,恭敬三门恒顶礼。

这就是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虽见诸法无来去”,谁见到诸法无来去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它的意思就是刚才前面我给大家讲了一个发菩提心,谁见到了这个菩提心,菩提心的自是无来去,这叫做诸法无来去。“诸法”可以说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包括在“诸法”这两个字当中的那世间法也好,出世间法也好,它的本面是殊胜的菩提心,菩提心的自就是无来去谁见到了这个菩提心呢?上师已经见到了,观世音菩萨已经见到了那今天在这里顶礼的时候,上师就是观世音菩萨,上师与观世音菩萨就是无二无别的那我们要好好去反观自心,我们也有这个菩提心,我们也有这个佛心,我们谁见到菩提心,谁见到佛心,这叫做上师,这叫做观世音菩萨。所以的话呢,在这个时候要好好去反观自心。

“唯一勤行利众生”,那上师观世音菩萨的唯一的一切行为是什么呢?唯一的一切行为是利益众生那我们在座的道友要好好去祈祷上师观世音菩萨,反观自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到了上师,见到了观世音菩萨,也可以说见到了这个菩提心那我们的身口意上的一切行为自然而然成为了利益众生,所以的话呢,唯一勤行利众生。

“殊胜师及观自在”殊胜上师,什么叫做殊胜上师呢?具足功德根本上师宝,就是殊胜上师。殊胜上师及观自在是无二无别的我们自己好好反观自心,如果你认识了菩提心,有了这个菩提心,慈悲心是无分离的有菩提心的地方有慈悲心,有上师的地方有观自在,有观世音菩萨,所以的话呢,他们两位是无二无别的。

“恭敬三门恒顶礼”,什么叫做恭敬?身口意上的恭敬,这叫做三门恭敬恒顶礼恒就是永恒的恒,依止的意思那肯定是这样的。为什么呢?我们已经见到了殊胜的上师观自在,见到了这个殊胜的上师观自在的时候三门恭敬是永久的,恒时的,不是短暂的,这叫做恭敬三门恒顶礼要好好去反观自心,这叫做顶礼。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大家要共同好好去学修,好好去学修。首先要知道它的含义,这叫做学。再一个要做到,这叫做修但这两个怎么去用呢?要止观交修的过程中再去用,止观交修的过程中要做好这样的话呢,我们这次共同学修《佛子行》对大家稍微有一点共勉的

好,下面我们要做一个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有海诸有情